番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,其维生素A、B、C含量均较为丰富,尤其是维生素C,几乎可与柑橘相媲美。每年六、七、八月是番茄大量上市的季节,此时价格较为便宜,多吃番茄菜肴既美味又营养。
番茄又名西红柿、洋辣椒、洋柿子等,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,这不仅源于其良好口感,更因其营养价值高。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重要养分,有三分之一至一半需由蔬菜供给,因此每人每日最好食用半斤到一斤蔬菜。在各种蔬菜中,番茄的营养含量较为突出。除了富含维生素A、B、C外,番茄中的维生素C因受酸性保护,即使加热煮熟也不易损失,易于人体吸收。此外,番茄还含有较多的磷、铁等矿物质,是蔬菜中的营养上品,经常食用对人体大有裨益。
番茄酸甜可口,可单独烹饪,也可与肉、鱼、蛋等搭配,无论是做菜还是做汤,味道都极鲜美。在烹饪时注意以下三点,可进一步提升菜肴品质:
一是选购新鲜、质厚肉实的番茄,品种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。
二是加工要细致。最好先用开水烫一下,撕去外皮,挖去籽,将茄肉切片或切丁,用热油煸炒至汁液融于油中、呈红色后盛起,再与其他原料配合烹饪,这样不仅味道更美,且色彩艳丽,促进食欲。
展开剩余61%三是讲究烹饪方法。番茄与鱼、虾、蛋、肉、豆腐等搭配均美味可口。以下介绍几种家常做法:
“番茄滑蛋”是番茄与鸡蛋的经典搭配。做法一:番茄去皮去籽后切丁,煸炒至出红汁,盛入打散的蛋液中,加盐、味精及适量糖调匀;热锅多油,倒入蛋液与番茄丁快速翻炒,使蛋裹住番茄,成品香嫩可口。做法二:番茄丁不煸炒,直接与蛋液混合后下锅翻炒,蛋液完全包裹番茄,口感脆嫩。前者番茄可稍多,后者鸡蛋需多些,一般三个鸡蛋配两个番茄(约四两)即可。
“番茄烧豆腐”做法简单,适合日常食用。番茄烫过去皮切丁,炒片刻后加入豆腐块,调入酱油和糖,烧一滚即成。若做番茄豆腐汤,则在煸炒番茄丁后加适量水,烧开后再放豆腐,加盐、酱油,煮沸后若加入豌豆、菠菜等绿色蔬菜,红、白、绿相间,色泽美观。
“酿番茄”做法较为精致,适合假日尝试。选大小均匀的番茄,洗净后从带蒂一端横切一块,挖籽留肉,填入用酱油、料酒、葱姜末、团粉调好的肉馅,抹湿团粉后盖上切下的部分,使其粘合。热锅多油,将酿好的番茄小火煎炸至熟,倒出余油,留少许油加酱油、糖、料酒、水烧开,中火焖烧十多分钟至入味。搭配绿色蔬菜或冬笋片更显美观。
番茄季节性强,市售番茄酱可弥补不足。番茄酱可用于炒菜或作为炸鱼、炸排骨的佐料,加糖后亦可作果酱。若在番茄旺季价格较低时自制番茄酱,经济实惠。做法:番茄洗净去皮去籽(也可不去),切块入铝锅熬煮,捣碎后过滤去渣,再回锅浓缩至稠糊状,按喜好加盐或糖,装瓶密封后隔水蒸半小时即可。若想长期保存,需注意两点:一是煮酱时火不宜过大,需不停搅拌防粘锅;二是装瓶前需消毒,装瓶后再次蒸制以排出空气,密封瓶口。现做现食则无需如此复杂。
发布于:北京市